事实告诉我们,剁手党们最善于制造数字奇迹。
在2014年的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活动中,疯狂的剁手党所制造的数据再次震惊世界:
1分11秒破亿;
75秒移动端破亿,并刷新移动网购成交破亿的最短时间世界记录;
3分钟后,交易额就达到10亿;
14分钟02秒,突破50亿;
38分钟28秒之后,交易额冲到了100亿元,而去年冲到100亿用了5小时49分。
一个小时之后,数字已经飚到122亿元!
五百亿不成问题,问题是它将会是多少?
与去年相比,2014年的双十一的成交额大幅度提升,达到相关交易额的时间大为缩短。并且,移动端购物所占的比例非常高,一度达到70%,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下降,截至凌晨一点,移动端的比例依然还是40%以上。而这表明移动购物已经成为剁手党的主流方式。
与此相对应的是,此前阿里公布的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,2014年第三季度,阿里巴巴移动端的活跃用户达到2.17亿,其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高达1990.54亿元,占整体交易额的35.8%.这一比例较2013年同期提升了21个百分点。移动电商的时候已经到来。
在剁手党勤奋的购买下,狂欢节的交易额仍在迅速的奔跑中。而这些数字背后的巨大交易量,数据处理量考核着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。到目前为止,狂欢节仍在正常运行着。据透露,阿里今年预备的技术应急方案在500套以内,而2013年的数字为2000多套。此外,阿里巴巴技术团队已经为双十一的流量峰值进行了8次压力测试,均平稳应对。平稳的背后,可以看到阿里技术的厉害之处:
数据处理方面,据了解今年双十一天猫、淘宝、支付宝的大数据处理,都是基于阿里云的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完成,同时为天猫双十一的商品个性化推荐提供了技术支持。而卖家所用到的工作平台几乎都是基于阿里云搭建的聚石塔。去年双十一有75%的订单在聚石塔上创建,而且无一丢单,今年双十一预计将有超过95%的订单都在聚石塔上处理。
支付方面,支付宝新型的“云支付”技术将首次助力“双十一”。“云支付”架构是从原来的IOE技术切换到云计算技术,除了可支撑十亿笔以上的超大日支付处理能力。“云支付”架构下,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各支付渠道的处理能力和健康情况,在几秒之内就做出削峰填谷的决策。
余额宝也是搭建在阿里云计算平台上,在2013年双十一表现抢眼。当天成功支付1679万笔,平均支付时间5秒,仅为网银支付时间的1/12.而2014年的双十一,第一分钟83万笔,第三分钟410万笔,第30分钟4086万笔……随后11日凌晨的第一个小时,支付宝完成的付款笔数已经达到6283万笔,再次刷出了新高。
移动支付方面,开场第1分钟实现的移动支付笔数达到65万笔。开场后的第一个小时,用户通过手机完成的支付笔数则达到3504万笔支付。数字的背后是阿里在移动端进行了多项技术优化和玩法创新,包括“wifi 1秒加载”、“虚拟现实互动”、“大数据算法推荐”等。截止到目前,阿里移动端的运行平稳,并未出现异常。此前阿里透露,为了保障双十一平稳运行,其实时计算平台Galaxy运算能力已提升至每秒1000万条。
安全方面,阿里采用了“服务器资源弹性部署”和“数据中心异地双活”两项技术。服务器资源弹性部署,可以应对不可预知的业务爆发。一旦有超出预期的业务热点出现,系统可自动调用其他资源使用不足的服务器,实现“分钟级无缝切换”,在不增加硬件部署的情况下应对更复杂的流量变化。“数据中心异地双活”,则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应对极端的自然灾害,即使杭州的数据中心“全军覆没”,双11仍然能够顺利运转。这项技术可实现跨省的两地数据中心像一个数据中心一样工作,同时支持双11的所有应用。
基础设施方面,为了提高全球化的购物体验,阿里巴巴集团今年大范围扩展在海外的IT基础设施。为保障海外买家和卖家的用户访问体验,阿里技术团队进行了一系列部署:今年6月新交付一个大型数据中心,用于保障海外业务;海外服务器数量翻倍,国际专线网络带宽提升10倍;海外CDN网络节点和年初相比增加了一倍,欧美覆盖范围更加全面,新增韩国、印度、澳门等亚洲节点,覆盖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南美洲、北美洲、大洋洲六大洲;目前,海外CDN节点带宽能力已经达到数百G,可以充分保障海外用户访问速度和体验。
以上种种,都是双十一购物节得以保证的前提。从基础设施,到云计算、云平台、大数据,阿里在技术与设施上的投入是双十一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。
剁手党们在下单的时候,应该感谢一些电脑背后的程序猿。
附:
双十一大考:阿里云计算这一年做了哪些准备?
交易量节节攀升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,成为阿里巴巴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一年一度的技术大考。
2013年11月11日,双十一单日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362亿元,建构在阿里云计算平台的聚石塔,处理了75%的订单量,无一故障。
2014双十一即将迎来新的流量高峰。这一年来,阿里云计算为迎接挑战做了哪些准备呢?
■ 2013年11月27日,代号”聚宝盆”的金融云服务推出,阿里云成为金融行业IT架构的一个新选择。次年5月媒体报道,使用阿里云服务的金融机构超过100家。
■ 2014年3月4日,CDN(内容分发网络)正式商用,提供遍布全国的高速CDN节点,并采用智能调度、TCP协议优化等多项核心技术,提高用户访问速度。
■ 2014年3月31日,联合高德等推出代号”聚无线”的移动云平台。
■ 2014年4月29日,阿里云北京数据中心对外开放运营,紧跟着香港数据中心、深圳数据中心陆续投入使用。其中香港数据中心的开放对中国企业拓展东南亚业务意义重大。
■ 2014年5月16日,负载均衡服务产品SLB正式商业化售卖,支持用户通过按使用流量的计费方式购买服务。之后,简单日志服务SLS、性能测试服务PTS、开放消息服务ONS、RDS只读实例,OPEN API等陆续上线。
■ 2014年7月1日,开放数据处理服务(ODPS)正式开放商用。阿里云ODPS可在6小时内处理100PB数据,相当于1亿部高清电影。此前,全球掌握这种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数,如Google、亚马逊等。
■ 2014年7月17日,开放搜索服务(OpenSearch)公测。OpenSearch基于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分布式搜索引擎平台,该平台承载了阿里巴巴全部主要搜索业务,包括淘宝、天猫、一淘、1688、ICBU、神马搜索等业务。
■ 2014年7月23日,推出独立云磁盘。之后,ECS同Docker拥抱,用户能使用阿里云ECS部署Docker容器应用。
■ 2014年7月24日,推出免费的”可用区”服务,阿里云用户可将IT系统部署在不同机房,当一处出现”天灾人祸”时,另一处云服务器仍可正常运转,最大限度降低宕机风险。
■ 2014年7月25日,发布大数据工具采云间——基于ODPS的简易工具解决方案。利用采云间,中小型公司不用再购买上百万元的商业智能(BI)软件,大大降低大数据分析的门槛。
■ 2014年8月19日,发布”云合计划”,要以2:8分成的政策招募1万家云服务商,与之前成立的云栖小镇联盟,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。
■ 2014年10月30日,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TS正式商业化售卖,以RESTful API的形式,提供针对百TB级别NoSQL数据的实时访问及管理能力。